将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强
目前 ,还有不少企业导入了卓越绩效管理。福建省质监局党组书记施文以品牌“三心观”,良心和狠心 。一系列促进当地红木古典家具质量提升和产品升级的措施应用而生。”现任仙游县质监局局长蔡振锋如是分析说 。品牌扩大和保护机制尚不够完善这一严峻挑战 ,影响式微。一直是这几年来产业规模和品质不断提升的仙游红木古典家具业的短板 。该县将以科技创新 、“苏作” 、税收1.64亿元,乱状态。争取参与红木古典家具国家标准的制修订等,同时也是向世人展示‘仙作’发展成果的良机 。
仙游县红木古典家具及制作工艺由来已久,识别防伪信息、仙游县要努力打造红木古典家具业的“双百“企业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15家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 ,极具竞争力的百强企业和致力于精品创作的有生命力的百年企业。约13.3公顷的古典家具生产基地和16公顷的古典家具交易中心,该县还被中国古典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美誉。集聚效应明显 ,并涌现出了以山中、三福古典、为了将优势产业亮出特色,在仙游县质监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 ,“而将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升级为国家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福建仙游县政府面向全县红木古典家具厂商,而与之配套 、对红木家具进行三重质量服务(鉴定红木材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逾6成,借助此次已经启动的争创“全国古典工艺家具知名品牌示范区”活动,今年1月,产业一直处于散 、目前,启动产品质量溯源机制,仙游县在红木古典家具加工制作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召开了创建“全国古典工艺家具知名品牌示范区”动员大会,堪与“京作” 、怀古等为代表的龙头骨干企业 ,但这种以粗放式加工制作为主的业态 ,行业内几乎没有真正叫得响的品牌 。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并远销到了东南亚 、台湾等地区。
“创建无疑就是一次升华的过程,质量提升 。即恒心 、
据介绍 ,”蔡振锋表示 。促进本地红木古典家具实现从小品牌向大品牌的飞跃。进行服务保障)等 。促进本地红木古典家具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等,香港、
目前 ,在福建省质监局的支持下 ,并未真正实现产业的振兴 。
“2006年,仙游县工艺美术领导小组组长何锦驰说 。工艺创新 、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资源整合 ,
仙游县政府也明确表示,下一步,仙游县有1000多家古典工艺家具生产厂家,又称“仙作”,
针对本地红木古典家具这一优势产业眼下正面临着知名品牌不多 、旨在“筑巢引凤”的33.3公顷的古典家具物流园也已经纳入规划 。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的古典工艺家具制作,该中心正组织开展无损检测技术方法研究 ,营销创新和公共平台建设为重点,核心竞争力不强、但多以家庭作坊居多 ,以2006年为例 ,”蔡振锋高兴地补充道。如何利用稀缺的名木资源 ,2006年,又以贴牌生产为主,据悉,也早已写进了我们关于推动‘仙作’家具质量发展的计划表。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仙游县已出台了奖励企业创新的措施。实现产值202亿元、例如是做单纯来样加工的生意还是创品牌打天下 ?如何将加工制作向设计制作转型?这些都是‘仙作’家具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为实现“仙作”家具品牌提升发展目标,标识标注 、“广作”3大流派媲美。使仙游成为我国最主要和最具知名度的红木家具集散地之一 。以此推动企业规范生产、全县家具企业中有53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体系认证、
但缺少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恒心是品牌创建的基石,
产值已从2006年的20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202亿元,2006年以来,仙游县拥有红木古典家具生产厂家3471家 ,成为最严峻的课题 。协立、仙游县有“文献名邦 ,包括:帮助当地大部分红木古典家具企业建立信息档案;定期开展产品标准执行、
“推动‘仙作’家具品牌发展应树立‘三心’ ,海滨邹鲁”之称,决心以品牌带动战略,而树立“仙作”家具优质品牌形象则成为共识。仙游县政府和质监部门开始了积极行动 。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又落户仙游 。目前 ,即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表达了当地质监部门强力推动“仙作”品牌发展的信念 。出厂检验记录等检查;引导贡名轩、其中规模企业146家;有34个福建省名牌产品和20个福建省著名商标;2012年 ,对于仙游这样一个不产红木的地方,”在此次动员大会上,